大学生求职困难有哪些

大学生求职困难有哪些

2020-10-17 02:22:57 浏览次数:

  大学生求职困难(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社会成长的栋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大学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截止到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口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的有关统计数据,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却在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难度日益加大,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笔者从本职工作出发,就大学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单解析,以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提高有一些指导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信息不对称,辨别招聘信息意识薄弱

  在日常的企业招聘中,招聘方都会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但由于发布渠道不同,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很多时候看不到招聘方的招聘信息,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即将毕业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由于其本身接受信息量有限,对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岗位往往来不及发现,更不要谈优中选优择良木而息了。相应的因为信息不对称,招聘方也发现不了更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只能是相对选择,渐进培养,增加了以后的机会成本,双方没有实现良性的互动。

  同时,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由于自身社会经验不足,对接收信息的真假判断识别能力不强。一些企业在招聘时发布虚假的信息,不仅在工作职责内容上存在与实际工作不符的现象,更有工作岗位的挂羊头卖狗肉,甚至于一些诈骗传销团伙也会用工作作为诱饵招聘大学生,这对大学生进入社会找工作提供了很大的风险。

  (二)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目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时下应届生求职者的主流就业观。据网易网上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额20.1%。从美国施恩教授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年初,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幻想、探索阶段及进入工作世界阶段,他们的科学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对职业方面知识的学习,因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相对淡薄。根据沈阳市人才中心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6成多的大学师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这份调查显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大学生只有3%,有目标但不明确的占到25%,而没有目标的达到了62%,职业目标模糊。

  (三)毕业生就业心态不端正,个人期望值过高

  大学生就业时心态不端正,能就高不就低,能往东不往西,求职过程中对自我没有客观、端正、全面的认识态度,对于个人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不仅表现为对个人求职应聘的公司、职位、薪酬福利、甚至专业相符度都有很高要求;更体现在没有基层服务意识,尤其是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认为可以一毕业开始做管理,甚至于不会考虑从助理做起。大学生求职时往往没有认清楚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和人生阶段,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特别理想的工作,盲目乐观,过高的评估自己的能力,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四)大学生所学课程与社会对接不严密

  目前的高校教育已经开始逐渐与社会接轨,并按照社会需要开设专业,以尽量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各个专业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学术型和应用型相结合,逐步向应用型靠拢,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增加实训。但是大学生在学习时对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对可以,但是在实践应用上并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尤其是各门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大学生求职往往在几年时间之后,甚至会出现学习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实践工作时发现几年前所学的课程内容只剩下模糊的印象,又还给了老师,不得不重新学习,于是出现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专业优势不明显的情况。

  三、解决的对策

  (一)拓宽大学生就业信息面,提高分辨信息意识

  大学毕业生应扩大自己的信息面,扩大自己与外界的接触程度,不论是专业技术网站招聘信息,地域网站招聘信息,报刊杂志招募信息、人才市场招募信息,校园招募信息,有意向的公司网站招聘信息,以及朋友推荐信息,要保证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及时、迅速、准确的了解外部的招聘信息,提高自身的就业信息面,方才能够利用资源广度优中选优,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

  同时应提高自身对招聘信息的分辨能力,树立分辨招聘信息效度与信度的意识,对所看到的人力资源招募应届或在校大学生的信息进行甄别,进行基本的防范,端正心态,从而安全、高效地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长远发展理念

  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加强人生职业生涯指导。在择业、就业或者创业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人生导向,对自身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对自身的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衡量,充分认识到自我的价值,结合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整合自身有利资源,选择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职业规划,并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做长远发展。避免在就业行为中出现朝秦暮楚、始乱终弃的行为,对各个行业和职业都浅尝辄止,只有广泛的行业了解,得不到深入的行业学习,更得不到个人能力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会产生职业焦虑,对自身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大学毕业生应当对自身适合的行业或职业进行选择与规划,按照长期发展的理念提升自身的能力,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

  (三)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合理评估自身价值

  高校毕业生应正确的认识社会就业形势,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存在的有利条件及面对的困难与问题,对自身应存在合理的定位与分析,学贵有持之以恒,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端正就业的心态,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明白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的差距,从现实中的我出发,逐步完善自身价值,通过自身的努力与逐步提高,达到理想中的我的高度,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同时对区域问题理性对待,不应一味的孔雀东南飞,造成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人才拥挤,西北部地区求贤若渴,谨慎对待地域问题,为自身发展与能力提高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地域,实现更好的人生价值。

  (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阶段性实习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随着教育部对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应用型高职高专院校的提倡,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向实践相倾斜,课程建设上也纷纷增加了实训环节。可是各个课程的实训环节毕竟不比企业的实际实训,课程实训是随课程本身进行,企业实训则涉及到学科知识的具体应用,现今的高校课程企业实践环节均是安排在大学毕业生即将离校的半年时间内,很多毕业生则用这个时间来找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实习,达不到实习效果。同时毕业生实习过后由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对以后的学习亦会弥加珍贵,可是按照现有的实践时间安排,除非个人深造,再无缘学校继续学习,可考虑将毕业生企业实践环节改为阶段性实习,将阶段性实习与阶段性教学相结合,同步进行,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对学生掌握实践内容,找到更好的定位、更好的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其求职的顺利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前景与高度,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的高度,其求职过程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探讨。

  大学生求职困难(二)

  问题一:自我定位不准确

  我学的通信专业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既然其它学院的学生都能找到工作,我们应该也不难。我的成绩一直不错,所以一开始就觉得自己问题不大,有些懈怠。抱着这样的态度,小徐一开始只选定了两、三个岗位投了简历,结果没有得到笔试机会。现在重新找工作,也顾不上精挑细选了,投了三、四十份简历。应届毕业生小陈想找一份月收入高于3000元的工作,然而此前接触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却低于2000元,于是小陈和用人单位陷入了僵持,目前还在继续寻找工作。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经晓峰分析,小徐的问题是没有把自己放在整个就业市场中考虑,对市场不太了解,对自己又估计过高,没有准确地自我定位。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确,正是一部分学生仍未成功就业的原因所在。

  上海电机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查引娟老师提醒学生要客观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切忌眼高手低。学生要结合职业测评结果、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准确地自我定位。她还指出,社会有不同的岗位,基层提供了很多机会,学生不要怕从基层干起,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踏踏实实地干。

  上海大学毕业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佩华老师表示,职业发展是渐进式的,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有好的表现,用人单位都会给予学生一个空间,满足学生对于职业目标的追求。

  问题二:表达能力欠缺影响面试表现

  环境与化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沈同学的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的他一到求职的面试阶段就特别紧张。我觉得很难把握问题,老师问了我两、三个问题,我都回答不出,只能说:对不起,我答不出来。表达能力的欠缺不但大大影响了小沈的面试表现,还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好不容易得到了面试机会,却因为不善言辞等原因与工作岗位失之交臂的学生不在少数。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面试技巧,成了不少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们苦恼的问题。

  经晓峰老师指出,学生首先要摆脱性格内向的包袱,内向和外向都是相对的,内向的学生也有适合的岗位和市场。内向的学生可能话不多,但贵在画龙点睛,一定要在面试中把自己的优势表现出来。

  当然,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面试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在面试前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既要了解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也要考虑好如何阐述自己的优缺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打有准备的仗。此外,一定的模拟练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一方面可以对着镜子微笑、朗读课文、自我介绍,进行简单练习,同时不少高校都有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面试技巧的培训,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经老师还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有些学生读书很好,年年拿奖学金,但是只顾着读书,社会工作参与很少,我建议他们多参与社会活动,也能提高表达能力和面试表现。

  问题三:爱好与实际无法调和

  平面设计专业大四学生小曹希望能够进入动画公司工作,一方面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方面也能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可是动画公司的竞争激烈、门槛也高,小曹在求职失败的情况下,虽然也曾经找过其它工作,但工作的积极性总是不高,目前他还在尝试寻找动画设计相关的工作。

  专业与工作无法对口是不少学生在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边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可是竞争激烈;一边是有工作机会,可是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工作表现。学生陷入了选择的两难。

  经晓峰老师建议学生,要加深对于专业对口的理解,拓宽自己的就业领域和就业视野,在对专业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专业方向的其它领域。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一定非要去律师事务所,也可以考虑社工、企业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查引娟老师介绍,学校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专业以外知识的累积也很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工作累积一定的经验。如果没有经验,今后就更不可能选择其他工作了。

  问题四:家长意见左右孩子就业

  小宋同学此前已在保险公司找到了营销员的工作,可是遭到家长的反对,我家里人都有一种观念,保险是骗人的,我有跟他们解释,但说服不了他们。工作了一个月,小宋的业绩不好,家人的反对更加强烈。本来我想至少做完三个月的试用期,结果做完一个月就不做了。

  在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给予意见和建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望子成龙的心态往往会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无形间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

  上海大学王佩华老师指出,部分家长对于社会的认识还有局限性,对于就业市场还不是很了解,有些家长觉得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不够好,就让孩子不要选择这份工作。学生还应该多听听老师、同学、朋友等多方面的意见。

  经晓峰老师建议,学生既要正视家长的意见,也要独立思考,可以和家长共同分析自己的状况,寻找合适的工作。他同时也指出,现有的就业领域和岗位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发挥学校家长会和社会媒体的作用,让家长们对就业市场和形势有更准确的认识。

  问题五:留上海心切丧失机会

  我是外地生源,和上海学生相比,找工作更加困难。环境与化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曹告诉记者,他和一个室友一起网申了一个单位。我和他的经历差不多,结果他接到了面试的通知,我却没有,用人单位似乎更喜欢选择上海学生,那个通知电话就是用上海话讲的,而且上海学生实习也更容易。

  上海电机学院查引娟老师介绍,据统计,目前电机学院还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一类就是想留在上海就业的外地生源。外地生源的学生在就业中可能受到一些限制,相对机会较少。查老师建议此类学生可以相对地适当降低自己的要求,先立稳脚跟,有机会可以先实习起来,边实习边找工作。

  当然,外地生源的学生也不应放大困难,被困难吓倒。经晓峰老师指出,外地生源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虽然在找某些类别的工作时困难多些,但是在上海这个流动性很大的城市仍然有很多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将自己就业不成功的原因一股脑地归咎于此,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关链接

  就业新举措 上海大学扶手工程

  针对就业困难学生,上海大学近日举行了扶手工程系列活动就业力突破专题培训暨现场咨询活动,近500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接受面试核心技能突破等主题培训,还可以就投递简历环节、面试环节以及整个求职环节遇到的问题向专业咨询师、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力资源负责人等就业专家进行现场咨询。

  上海大学的扶手工程采取学生网络登陆信息-学校动态跟踪-摸底调查-分类指导-针对性推荐-跟踪落实的流程,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经形成了就业服务进社区、进家庭项目,设立了学生自助服务平台,建立了未就业学生动态数据库,形成了一对一的学生就业帮困体系和责任人制度。据悉,去年参加扶手工程的毕业生98%顺利找到了工作。

  东华大学新起点训练营

  日前,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带领新起点训练营的同学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此次训练在青浦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开展,训练内容包括信任背摔、穿越电网、哑人筑塔、高空断桥、空中单杠和求生墙等拓展项目,接受训练的则是35名来自东华大学各学院的优秀训练营学生。

  新起点训练营是今年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重点推出的一项系列职业培训项目。自3月底启营至今,已开展多场别具特色的团体培训活动。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和热烈响应,现在38名营员是从几百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进入训练营正式训练的。每周末,训练营同学济济一堂,接受来自知名企业顾问面对面的指导,进行专业的面试演练。

  上海电机学院一对一就业直通车

  上海电机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为特困生提供特殊服务一对一就业直通车,为他们顺利就业搭起了桥梁,将一些贫困优秀生优先推荐给多家单位。

  该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重视从经济资助转向实质的给予就业机会,从个性化辅导到人性化扶助。就业指导中心利用就业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优先把自立自强的优秀贫困生推荐给用人单位,给他们创造更多就业选择机会,扶持他们自主立业。

  据悉,对优秀贫困生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将从点到面深入开展下去,覆盖所有贫困优秀毕业生,让贫困生学会从自立到立业的飞跃,为他们各自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学校还为就业弱势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推荐,如为因交流障碍而丧失就业机会的同学进行多次推荐,提供更多就业选择机会等。

  大学生求职困难(三)

  一是难在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企业要求的不一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希望招收那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立刻就能开展工作的员工,而大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理论较多,到企业后一般要进行一段实习和培训后才能开展工作,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开展这种实习和培训,所以导致大学生的能力和企业要求不一致。这一点是主要原因。

  二是难在大学生期望的待遇和企业所能提供的不一致。大学生期望的待遇条件包括较为理想的薪酬、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食宿条件、良好的福利水平、完善的培训和再教育体系、完善的员工考核晋升体系、完善的员工权益保障体系等等,但现实中能提供这些待遇的公司并不多,基于成本考虑,大多数公司只能提供部分待遇,尤其是对员工需求量很大的小企业、新成立企业、效益不高的企业往往只能提供很少的待遇,甚至除了部分薪酬外其它都提供不了。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的情况。

  三是难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上有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多希望去大城市,或者家乡周边城市,不愿意去西部城市、不愿意去小城镇或者乡村;多愿意从事办公室机关、科研院所等较为体面的工作,不愿意到一线艰苦岗位。但这样的岗位并不能满足全部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产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要想找到工作,首先是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实习活动,如果有打工经历和正规公司的实习证明,那就更好了,足以让自己在很多没有实践经验的同学中脱颖而出;还可以在学习期间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有了这样的证书,到企业之后就很容易开展工作。此外就是转变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些最好的岗位竞争激烈,但一些次好的岗位竞争就不那么激烈,而且入职后发展余地很大,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没必要一窝蜂地去挤几个独木桥。祝愿年轻的大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