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吐字练声方法

京剧吐字练声方法

2020-10-16 14:52:40 浏览次数:

  一、闭嘴打哈欠的妙用

  闭嘴打哈欠,这是个非常生动形象的训练方式,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打哈欠,然而我们的发声状态要以闭嘴打哈欠的方式抬起软腭,这是喉头位置和喉咙状态适合演唱发声的最佳状态。

  打哈欠时嘴张得开,两腮的肌肉都是主动配合的,牙关抬得高,上下颌打得开,这是发声的基本要求,如果牙关抬得不够高还会影响高音的开发。须强调的是打哈欠时的嘴型大小要有一定的尺度,如果嘴张得太大,一是影响舞台形象,二是会造成发声肌肉群的僵硬由此影响气息的深通。必须以闭嘴打哈欠的口型,反而可使口咽腔、鼻咽腔充分打开,这是通向头腔的要道,因为它们上连鼻腔,下连胸腔是个联络站,充分打开这部分有助于获得头腔共鸣。帕瓦罗蒂认为: 口咽腔的共鸣是人声共鸣的扩大器,是获得优美音色和声音上下贯通的保证。养成闭嘴打哈欠的发声习惯的同时也解决了牙关紧的问题。

  二、打开鼻腔

  这是获得头腔共鸣及高音位置的关键,有的人演唱时鼻音很重,除了生理现象,如患了鼻炎之外,通常是因为声音上下不贯通,在鼻腔处窒息了,声音到不了头腔。发声前,使鼻翼两侧的上唇方肌和颧肌同时向外横向展开( 像大笑或打开大槽牙啃咬东西状) ,同时使鼻周围的神经兴奋起来,如同打喷嚏前的感觉,又如吃芥茉的辣味直冲恼门的体会,还要有意识地要将声音沿着鼻咽上方往眉心处唱,好似每个声音亮珠的珠眼都串在眉心上一样。孔令华在《声乐入门》中所提供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an、en 、in、ang、eng、ing、ong 这几个鼻韵母的发音来找鼻腔共鸣的位置,这个位置找到了,就找到了头腔共鸣的通道。

  三、前后两张嘴的功能

  演唱发声时,声音不是直接从前面的嘴出来,它是靠后唱、往前传的一种反向提法,有一种说法歌唱的嘴,在脖子后面。我们想象用后面( 好象在脖子那里) 的嘴在唱,这样与我们提倡的闭嘴打哈欠及打开牙关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做到嘴张开,上下分开至少可塞进一手指的嘴形。孔令华在《声乐入门》中说: 歌唱时好象有两张嘴,前面的嘴是管咬字的,后面的嘴是吐母音、发声用的,与声音位置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前面的嘴,不是口腔的前半部和嘴唇,而是口腔的后半部,是咽腔,这是可调节的部分,是通向头腔的要道,充分地打开这部分,有助于获得头腔共鸣。又如北方的曲艺含灯大鼓,演唱者的牙咬着灯,演唱时完全是靠口腔的后半部,即声音从咽腔通向头腔。做发声练习时,用牙咬住自己的手指来唱,以此来体会打开后牙槽,用后面的嘴发声的感觉。

  通过打开喉咙打开牙关打开鼻腔开发前后两张嘴的功能坚挺后咽壁一系列训练,可使训练者胸声、混声、头声的上下贯通统一,并扩展了音区,增强了表现力。

  四、关于一响遮百丑的误解

  戏曲界往往能听到一句貌似称赞的话,就是即便某演员各方面都不够理想,但由于一开口声音很唬人,于是人们便给予一响遮百丑的评价。这是个分不清是褒义还是贬义而含糊不清的评语。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话,因为是嗓子响把丑遮掩了,可是丑本身问题依然存在没有解决。对于声音的要求,响不是目的,要悦耳、动听,要有乐感。对京剧旦角演员则要求嗓音甜美、娇嫩、明亮、圆润。

  以此进行以下训练:1.轻声练习:在气息支撑的状态下练习小声演唱。2.关闭声门练习:好像是嗓子哑了,用了气也发不出声的感觉。这样练习是为了使学生学会使用气息的支撑、学会收缩、控制喉管和咽管,不扯着喉咙喊。3.吹哨演唱练习:体会用双唇的中间、犹如小嘴对着笛子眼儿吹,体会用吹哨的感觉来唱。4.U母音的练习:U母音便于稳定喉头,打开喉咙,找到通向头腔共鸣的通道。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方面学会用气,并使气息、声音都能集中进入管子也可称通道。在小声唱的基础上训练到方法正确以后再逐步放声。这个管子便是人体从上到下( 头腔、鼻腔、咽喉、胸腔) 通过声带纵向贯通形成的共鸣音。

  演唱时始终保持住这根管子的畅通,声音的上端要有力地集中于共鸣腔的最顶部额窦,声音的下端要像大树根一样深深扎到共鸣腔的最底部心底。嗓音的完美性就在于能否保证每一个声音的细节都有意识地做到这一点。这是专业歌唱的基本要求。形容这管子如同奔向目的地的路线,而美好的声音是方向和目标,有了明确的方向,科学地沿着正确的路线向前,便能到达预期的目标,不然则如同瞎子一般地胡跑乱撞。另一方面通过U母音的练习,可纠正缺少乐感而发白的声音,避免喊叫之嫌。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响字,甄立夫在《科学练声》中说:声音的响度是一个强度的概念,在同样的发声力度下,嗓音的响度来源于共鸣的程度。最佳共鸣是一个人嗓音响度的生理极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