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和特点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和特点

2020-10-25 23:16:20 浏览次数: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一部分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一部分是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还有一部分是先释后用的术语。古代文学批评术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二是人化倾向,三是长期延续性。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类型;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一套名词术语、范畴系统,一些传统批评的概念和术语,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至今仍然为汉语文学批评所沿用。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系统,除了借鉴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概念工具,还需要认真清理中国古代的批评术语。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但是,文学批评不同于文学研究,文学批评既带有科学活动的特点,又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它方面要求批评术语有基本确定的含义,用来分析批评对象的内涵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批评对象某些层面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如诗意、诗味),批评对这些因素的理解只能是一种弹性把握,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同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若一切以理概之,非板则腐(叶燮《原诗内篇》卷五)。文学批评的对象性特点,决定了批评术语的使用不必同理论研究一样精确严密,批评家从调整自己的审美感受的需求中,才产生出动用某种理论术语的欲求。这样,一个内涵精确的概念一旦进人具体的批评实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有经过模糊化弹性处理的理论概念,才能在批评中获得实际的充实的意义。哲学家理论思维中过于泛化和抽象的结论尽管内涵和外涎都很精确,却是很难和具体作品的存在形式相对应。   另外,文学批评文章读者面越广,它所起的作用越大,批评的价值就越能充分突出。文学批评不应该只在学者圈子孤芳自赏,自言自语,它更主要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批评家所使用的概念,不应该艰深得使人望而生畏,即使是技术性很强的科学术语,在使用时也要经过批评家的消化,使其适应文学批评的对象、性质和功能。   由此观之,中国古代批评话语系统的笼统含糊、以简驭繁的特点,尽管不利于理论学术研究,但对于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来说,又往往具有其适应批评的对象、性质和功能的可取之处。它可以作为现代内涵界定清楚的各种批评学派的术语的补充,在当代批评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