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的历史意义介绍

诸葛亮南征的历史意义介绍

2020-10-26 04:54:38 浏览次数:

  诸葛亮南征的历史意义

  形势

  蜀国的南中地区包括四郡,即越靣靣、益州、永昌、牂牁,指今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这里除了住有汉族外,还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彝。秦汉以来,由于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经常发生反抗活动。刘备占据益州后,为了稳定蜀国的政权,根据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的方针,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但是南中的豪强地主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却利用民族矛盾,为了割据一方,举行武装叛乱。后主建兴元年(223年),益州郡(今云南晋宁)大姓雍闿,杀太守正昂,又缚送继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以换取孙权的支持。孙权即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互为声援。雍闿又诱永昌郡人孟获,使之煽动各族群众叛蜀。紧接着,越靣郡(今四川西昌)的叟族首领高定元、牂牁郡(今贵州西部)太守(一说郡丞)朱褒,并皆响应,相继叛乱。

  南中叛乱是蜀国于夷陵被孙吴打败之后面临的又一严峻局面,其时刘备刚死,后主刘禅即位,政权不稳,加上孙吴、曹魏威胁在外,形势十分危急。但辅佐后主的诸葛亮,临事不慌,没有仓促起兵,而是暂时,抚而不讨,命令各地闭关严守,息民殖谷。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政治,改革官职,修订法制。诸葛亮还致书雍闿,争取和平解决,但遭拒绝。同时急遣能言善辩的邓芝,两次赴吴,以刘孙联盟共同抗曹的利害关系,说服孙权,重建了联盟,这就减轻了外部压力,孤立了叛乱分子。这样,蜀汉政权获得了喘息机会,通过整顿内政,形势趋于稳定。于此之后,诸葛亮开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战。

  过程

  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离都城成都南下。临行,参军马谡献策: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接受了这一正确意见,坚持军事镇压和政治攻心相结合的方针。同时兵分三路:以门下督马忠为牂牁太守,率东路军由僰道(今四川宜宾)攻打据守在牂牁的朱褒;庲降都督领交州刺史李恢由中路从平夷进逼益州;诸葛亮率主力以西路经水道入越靣攻打高定元。由于战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和训练,蜀军士气高昂,战事顺利展开。诸葛亮的西路大军顺岷江至安上(今四川屏山),旋即西向进入越靣地区。这时高定元已分别在旄牛(今四川汉源)、定笮(今四川盐源)、卑水(今四川昭觉附近)一带部署军队,修筑营垒,对抗蜀军。为了寻歼叛军,诸葛亮在卑水停军等待时机。高定元见蜀军已到,忙把自己的军队从各处调集汇合起来,准备决战。

  诸葛亮乘叛军尚未完全调集部署之际,迅速进军,突然袭击,一举歼灭了叛军,并杀死高定元,进占越靣郡。与此同时,东路的马忠也打败了朱褒,攻占了牂牁郡。李恢的中路军于进军路上,曾被围困于昆明,时叛军数倍于蜀军,又未得诸葛亮的声息,处境一度险恶。李恢故意扬言因粮尽要退军,叛军闻讯,信以为真,因而麻痹大意,围守怠缓。李恢乘机突然出击,大破叛军,并与东、西路大军相互呼应。诸葛亮随即指挥大军继续南下,直指叛军的最后据点益州郡。这年五月,蜀军冒着酷暑炎热,穿过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渡过沪水(金沙江),进入南中腹地,逼近益州郡。这时,叛军的内部已经起了变化,叛乱头目雍闿在内讧中被高定元的部下杀掉了,当地彝族首领孟获继统雍闿余部,率叛军对抗蜀军。

  孟获

  孟获是一位作战勇敢的人,特别是他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很有声望和号召力。对于这样的人物,诸葛亮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政策。当蜀军包围了益州郡时,孟获也在积极准备,守城应战。战前,诸葛亮下令只许生擒孟获,不许伤害。双方开仗时,蜀军设置埋伏,生擒了孟获。孟获以中计被俘,心里不服。诸葛亮让他观蜀军阵容,然后予以释放,让他整军再战。结果,孟获再次被擒,诸葛亮又放了他。这样再战再擒,前后七次,孟获终于心服,表示不再叛乱。南中叛乱本是当地豪强大族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挑起的不义之战,没有群众基础,得不到人民的真正支持,而诸葛亮的平叛措施得当,注意政治影响,因此平乱工作进展顺利,春天出兵,秋天即告胜利,消灭了叛乱力量。

  诸葛亮南征结局

  225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随后,大军向西挺进,进兵滇池(今云南晋宁东),并分兵平定了四周的部族。这时是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经过七次擒纵,诸葛亮仍继续放走孟获。孟获及其他夷人开始反思,不再离去,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公(诸葛亮),真是天上的神威,南人不再反叛了。)大军便移到滇池,蜀军成功平定南中,至12月回到成都。

  诸葛亮南征的后续

  南中已平定,东吴刘阐亦从交州回到吴国,打消接管的念头。而诸葛亮则分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为六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云南、兴古,以当地人或将领统领,有人曾劝谏诸葛亮留兵镇守,但诸葛认为这有三不易。

  第一: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若果留下外人,则要留兵驻守,留下士兵则要粮食,这是第一个不易);

  第二: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加上夷人新破,死伤甚多,有的父死兄丧,如留外人但没有士兵驻守,必定成为祸患,这是第二个不易);

  第三: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又夷人忧怕有废杀的罪名,自怕过失过重,若果留下外人,终不会得到信任,这是第三个不易);

  最后,诸葛亮平衡各条件,决定达至不留兵,不运粮的政策,任李恢为建宁太守、吕凯为云南太守,又收降爨习、孟琰等,与孟获一起授予官职,笼络南人。只有马忠是外地人而被任免为牂柯太守,但仍能做到受夷人所敬重。

  蜀汉亦移南中万多家劲卒、青羌到蜀地,分成为五部,号为飞军,非常勇猛。又分开瘦弱,配给大族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设置五部都尉,号为五子,所以南人有四姓五子的说法。而夷人都十分刚毅、斗狠,与大族、富豪关系很差;蜀汉便劝大族捐出金帛,聘请夷人作部曲,聘请越多,便可世袭官位。于是夷人渐渐臣服属于朝廷,建立起夷、汉并列的部曲。

  而南人上贡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令蜀汉军费有所供给,国家富裕,为诸葛亮北伐提供物资。南人的小规模叛变虽然没有停止,但相较东汉时期,南中却相对的平稳,而多次叛乱亦被马忠、李恢、吕凯等快速平定。

  平叛之后,诸葛亮即施和彝政策,这是他攻心政策的继续。首先是撤军。叛乱一平定,诸葛亮就从南中撤出军队,不留兵,从而缓和和消除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使纲纪粗安,彝汉粗安。同时,尽量任用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做官。如任命李恢、王伉、吕凯为南中诸郡守,孟获为御史中丞,等等,通过他们加强了蜀汉在南中的统治。诸葛亮还注意南中的经济开发,从内地引来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引进牛耕,以改变当地落后的刀耕火种的方法,提高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从而吸引了许多原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开发南中,也给蜀汉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诸葛亮镇抚南中的成功,解除了蜀汉的后顾之忧,并从中得到物力和人力的支持,使他可以专心对付曹魏,开始了北伐曹魏的战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