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明时期的社会是怎样的

古印度文明时期的社会是怎样的

2020-10-25 16:12:25 浏览次数:

  古印度农业文明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从生态学角度上说,印度河流域属于西亚生态系统的边缘,适于小麦、大麦等干旱作物和牛、羊、骆驼等动物的生长。所以小麦和大麦是主要的农作物,人们以面食为主,遗址中的谷仓证明了这一点。但他们的耕作方式比较独特没有沟渠灌溉,也没有重犁。出土大量的印章上的驼背(有肉瘤)、短角的公牛图案表明,牛应该是主要的家畜。所以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除了面食,居民们还可以拿出牛肉、羊肉、鱼肉来招待亲朋好友。

  古印度人的生活

  日常生活。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居民享受着高水平的洗浴、卫生设施。城市是用火烧砖建造起来的,房屋大多两层或以上,而且多数占地面积较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水井、下水道和浴室。主要的街道都很宽,良好的排水系统把雨水排走,还有一些污水坑用来排放污物。而且城中出现了地势较高的城堡区(卫城)和较低的居住区的差别,标志着统治者和国家机器已经诞生。一些学者根据城堡内的大浴池,猜测印度河的统治阶级以宗教作为统治的手段,用沐浴这样的宗教礼仪来加强他们的地位。这个文明可能是由祭司们以和平的宗教方式进行统治的。

  古印度的贸易

  对外贸易。遗址出土文物中有许多天青石打造的装饰品,而天青石矿石在印度河流域比较匮乏。天青石从何而来答案可以在阿富汗山区的一些属于哈拉帕文明的居民点中找到。绍图盖遗址中出土的制作工具及天青石矿石,表明哈拉帕遗址的天青石可能来自于阿富汗地区,而且在印度河文明时期,两地就有了广泛的交流。更令人惊讶的发现在阿拉伯海对面的阿曼,出土了大量的来自印度河文明的红玉髓珠子、青铜武器和哈拉帕陶器。紧接着丹麦考古队在波斯湾巴林岛

  发现类似莫亨焦达罗的砝码以及印章学者们据此推测:印度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三千纪到两千纪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贸易。而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波斯湾的巴林岛为中转站完成的。

  古印度宗教

  如前所述,印度河文明时期,原始崇拜以及一些简单的仪式可能已经存在。印章中的独角兽、公牛、树木等图案,也许就是印度河文明人民崇拜的偶像。另一些图案则告诉我们,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很流行对母神的崇拜。在民居中还发现许多丰乳肥臀、着精致头饰、束华美腰带的母亲女神的小雕像。而在莫亨焦达罗遗址中除了类似的母亲女神外,还有一个男性神印章,他被描绘成进行瑜伽的坐式,周围有一些动物。他有三面看得见的脸,高耸的头饰两边有着两只角。[7]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一尊身披三叶草图案披肩的男子像,披肩包住左肩,露出右肩,极似印度佛教偏袒右肩的着装法。这都提醒我们,后来的吠陀文明、婆罗门教印度教文化,并非雅利安人独创,而是与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然而,印度河文明持续了近一千年之后(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00年),像玛雅文明一样,突然消失了。但遗址中并未发现有大规模的战争或屠杀,也没有洪水、地震、火山等足以毁灭如此大规模城市的灾难的痕迹。所以,学界关于印度河文明消失的原因的观点分歧很大,而谁也没有绝对压倒其它观点的证据。笔者将这些分歧分为两类:雅利安入侵论、城市乡村化论。前者产生较早,认为雅利安人的迅速入侵,导致了印度河流域的人民迁徙往南方,并成为后来泰米尔人的祖先。笔者倾向于城市乡村化论,此观点认为印度河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河人民已经发展到印度河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限度,随着人口的增加,采用无灌溉、无深耕的耕作方式已无法供养如此多的民众,所以城市中的人民纷纷开始从东北部向朱木拿河和恒河方向发展,从东南部向古吉拉特地区进展。在移民过程中,城市居民丢掉了不再有用的城市文化,转向村落和游牧文化。

  综上所述,印度河文明时期的古印度就已拥有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居民以小麦、大麦为主要农作物,瘤牛为主要牲畜,手工业相当兴盛,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初见规模,原始宗教的雏形以及简朴的崇拜仪式,也逐渐出现。总之,印度河文明时期的人民从事简单而产量颇丰的农业生产,享受着较高水平的城市生活。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这幅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画卷,仿佛突然中止,留给后人万千猜想。但历史的长河没有因城市的消失而停止涌进,雅利安人紧接着就为古印度文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吠陀文明。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