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为什么要留辫子

清朝人为什么要留辫子

2020-10-26 03:21:56 浏览次数:

  清朝人留辫子的原因

  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

  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

  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跟史书里成吉思汗的发型几乎一样,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跟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的残缺,是一种成人礼.

  辫连子 金代时期满族先人梳辫发。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辫发。至清代,满族男人发式未变,把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圈,将留下的长发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于脑后。编辫时,在发梢加缀三股线穗,编结发中,为辫梢装饰品,称为辫连子,俗称练子。随着审美需求的进一步需要,又有了很具装饰意义的熟(丝)线练子。如发短者,在辫梢续编三股假发,以增辫子长度。辫根用粗线绳扎上。在辫子当中再编结三股辫穗子缀上,辫穗用黑色。这种发式直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改剃光头。解放后,仍有极少数满族老人留发,如新宾镇石碑村上堡的满族李,人称李小辫,一直保留辫发,直至故去。 满族人的这种发式与当时汉族男子的总发绾髻有很大区别。追本溯源,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祖先,终年以渔猎、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的粗犷生活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梳妆方式。

  满族成年男子额前结短辫齐眉,脑后长发围颅盘环,这种发式也是便于山林中骑射。16世纪末叶,满族在关外起兵。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建立了后金政权。连年奋战,一些投降过来的满族部落酋长和抢掠过来的明朝士兵纷纷归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军心.明显区别明朝降兵和投降界限,主张清兵统一发式,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头前部剃成半个月牙式,只留颅顶后头发,在脑后编结成辫,长长的发辫绕颈下垂。 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其骨殖若无条件带回,发辫必将带回故里,隆重埋葬,俗称捎小辫。

  公元1644年定都北京后,清朝兵民带着这种发式入关。清朝统治政权为了在全国推行满俗,三令五申地强迫全国军民一律剃发易服。强权之下,全国的发式、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满民族长期骑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剃发、垂辫以及旗袍、马褂、箭袖等遍及城乡四野。 满族男人的辫子平时垂于脑后背上,辫根辫梢均有头绳系扎。

  靠出卖力气吃饭的人若嫌干活时拖辫碍事,也可以一轮一轮地盘于头顶。清入关后,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对发式的审美由实用转向装饰。以前适用于游猎骑射牛活的发辫,在确立了统治地位的清朝皇亲国戚的生活中明显地落俗了,于是,在统一章服制度的前提下,大兴修饰发式之风。男子定期剃头,剃掉脑门儿和四周的头发,以露出靛青的前额,俗称剃圈和。剃头刀不大,但却锋利无比,据说最快的刀子,吹发可断。头发好者,又黑又密,辫子油光可鉴,拖于脑后,颇为自豪。头发次的或者岁数大、谢顶秃圈儿的,小辫子若一根干油条,背后一垂,大煞风景。于是,产生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假发:练子,即辫连子。将练子续进短小枯干的真发中。练子是用真头发做的,长二尺三尺不等,越粗越长越黑者,价码越高,反之,价则低。但练子仅可以遮遮丑,要想耀美排场,则只有用熟丝练子。

  清朝人留辫子的意义

  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的,表示满州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

  满族人的先祖发源于白山黑水,以打猎捕鱼为生,前头剃发脑后结辫,是为了穿山越岭枝藤不刮发,射箭瞄准眼前无乱发遮当,只留脑后小手指粗的一绺,分两股拧成辫绳垂在后背,这种发辫称金钱鼠尾式。白天盘在头上便于生产劳动,晚上解下来可当枕头。

  晚晴减去辫子的皇帝

  辫子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入关时曾强横地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时,清政府只能在1911年12月7日宣布国民可以自由去辫。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267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267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

  隆裕太后在下达退位诏书时,伤心地对大臣们说:予三年中深居宫中,不预外事,一般亲贵,无一事不卖,无一缺不卖,卖来卖去,以致卖却祖宗江山。说到这里,失声大哭。当天,徐世昌、那桐、绍英、荣庆这些大臣的日记中,都只是简略地记下了这个事实,似乎波澜不惊,平静得出奇。对于这一天的到来,他们早有了心理准备。幼帝溥仪曾经发出一个疑问,为何民国的官员都是如此熟悉啊连那些王室贵胄都以穿军服、挂指挥刀,担任袁世凯的总统府侍卫为荣。

  溥仪的一生中只见过一次袁世凯,那是他作为皇帝的最后几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对皇朝最后的惊涛骇浪懵懂无感,只留下些许凌乱的记忆。长大以后的溥仪这样回忆和描述当时的情形: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从民国二年起,民国政府内务部就几次给内务府来函,请紫禁城协助劝说旗人剪辫,语气都非常和婉,但都没有提及到他和大臣们的头上。内务府用了不少理由去搪塞内务部,甚至辫子可做识别进出宫门的标志也作为一条理由。

  最后,第一个在紫禁城内剪掉辫子的恰恰是溥仪。1920年的一天,因为他的洋帝师庄士敦告诉他,西方人嘲笑中国人的辫子是猪尾巴,溥仪立刻毫不犹豫地把它剪了,跟谁也没商量。

  有溥仪带头,几天工夫,紫禁城内千把条(除了几个内务府大臣和三位中国师傅)的辫子全不见了。

  到了1924年底,溥仪被冯玉祥部队驱离故宫,后潜往天津寓居。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族的历史完结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