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总结

会计基础总结

2020-07-11 10:32:53 浏览次数:

 第一章 总论

 1 1.1 会计 概述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 货币为计量单位, 反映 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经济管理工作。

 1 1. .1 1.1 会计 的目标

 向 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 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作出经济决策。

 2 1.1.2 会计 的作用:

 第一、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透明度、规范企业的行为 第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利益,促进企业我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考核企业的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总论会计概述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

 3 1.1.3 会计 的分类:

 会计的 基本准则:

 1、财务报告目标: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报告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财务 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投资者 、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 部门 和社会公众 等)

 2、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

 3、会计基础:基本准则要求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基本准则建立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规定企业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分类财务会计对外财务报告1、侧重服务于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2、有统一的会计准则、程序;3、需要对外披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1、服务于内部管理者2、没有统一的规范3、无需对外披露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小企业会计准则》

 5、会计要素分类、确认、计量原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同时对各要素进行要个严格定义。会计要素计量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等。

 6、财务报告: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反映信息的基本要求。

 1.2 会计 的基本 假设和 会计基础

 1.2.1 会计 的基本假设:

 定义: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的合理的假定。

 会计基础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和事项的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为会计主体。同一法律主体中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2、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的经营下去,不会停业或者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3、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报告的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我国的年度会计报告从

 1 月 1 日起至当年的 12 月 31 日。美国是 10 月 1 日至次年的 9 月 30 日,日本 4 月 1 日至来年的 3 月 30。

 4、 货币计量:是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注:

 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 收支 以外币为 主 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 应当折算 为人民币反映。

 1.2.2 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按照当期实现的收入或者已经发生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记录当前收入和费用,记入利润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者费用则不记入当期收入和费用。

 收付 实现制 :以收到或者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本依据。

 企业的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已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目前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举

 例

 权 责 发生制

 收 付 实现制

 收 入 费 用 收 入 费 用 1 1

 本月预收下月销货款 5 000 元

  5000

 2 2

 本月预付全年的水电费 2 400 元

 200

 2400 3 3

 本月销售货物 8 000 元,实际收到货款 5 000 元,余款下月收到 8 000

 5000

 4 4

 本月房屋租金支出 1 000 元,款项尚未支付

 1000

 1.3 会计 信息质量要求

  1、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求和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 相关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 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简明扼要,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使用。

 4、 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 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特殊 :

 融资租赁 的 核算、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长期股权投资后续 计量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 、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不冲减 应收 票据的账面价值 、 收入的确认、关联方交易的确定、合并报表的 制定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 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6 6 、 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交易或者事项。

 7、 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

 8、 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4 1.4 会计 要素确认和计量

 1.4.1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类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 资产:

 资产 是指企业过去 的 交易 或者 事项形成的,有企业 拥有 或者控制的 、预期 会给企业带来 经济 利益的资源

 特征 :(1 1)

 )

 、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 = 购买+ + 生产+ + 建造

 会计报表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注意 :

 预期 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 事项 不形成资产 , 即必须为现实资产,而 不能是预期的资产

 (2 2 )、 资产应为企业控制的或者拥有的资源

 拥有 :所有权

 控制:

 控制权

 (3 3 )资产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特征:(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售出的商品可能发生的保修费=预计负债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不是潜在义务)

 (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分类 :

  3 3 、 所有者权益 :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 剩余 权益 (股东权益)

 盈余 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留存收益

 4 4 、 收入 :企业在 日常活动中 形成的,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增加 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 无关 的 经济利益总流入 。

 (1) 收入 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 = 销售商品+ + 提供劳务+ + 让渡资产使用权

 非 非 入 日 常 活 动 记 入 利 利 得 得

 (2 2 )收入 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 3 )收入 是经济利益 总 流入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投资人投入的称为资本而不属于收入。

 5 5 、 费用 是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 所有者权益减少、与所有者分配利润 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 1 )在 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 2 )会导致 所有者 权益 减少

 (3 3 )经济 利益的总流出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与所有者 分配的利润无关= = 即分配的股利不属于费用

 6 6 、 利润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 成果

 利润= = 日常活动+ + 非日常活动= = 营业利润+ + ( 营业外 收入+ + 营业外支出)

 利润 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 利得 和损失。

 直接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直接 计入当前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5 1.5 会计要素 计量属性 及其 应用原则

 1.5.1 会计 要素的计量属性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的金额

 1 1 、 历史成本 :

 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 取得 或者制造某项财产物资 时 所实际支付的现金 或 其等价物

 2 2 、重置成本 :

 又称为现行成本,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 同一项 资产所需支付 的 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3 3 、 可变现净值:

 是指在正常的经营生产 过程 中 , 以预计售价减去 加工 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4 4 、 现值:

 是指对未来的现金流以 恰当 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 后 价值 , 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一种 计量 属性 。

 5 5 、 公允价值:

 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的一项资产所能得到的或者 转移 的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1 1 .6 会计 的科目和会计等式

 1 1.6.1 会计 等式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等式)

 1、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资产和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实际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同一时间点上所表现的不同形式。资产表明资源在企业存在、而权益表明了资源取得和形成的渠道。资产来源于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 等于权益)

 2、无论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如何变动,都不会破坏资产和权益的恒等关系。

 (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两边的金额同时增加(减少),增加(减少)金额相等,变动后等式仍然保持平衡。(资产和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减少))

 【例题】1 月 2 日,A 企业收对到所有者追加的投资 80 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

 =

  100

  +

 100

  ①+80 =

 +80

 【例题】1 月 10 日,A 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所欠 B 企业货款 4 万元。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

  =

  100

  +

 100

  ② -4 =

  -4 (2)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左边即资产内部的项目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同时,变动后的资产总额不变,等式仍然保持平衡。(资产内部有增有减)

 【例题】1 月 15 日,A 企业用银行存款 6 万元购买一台设备。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

 =

 100

  +

 100

  ③+6 -6 =

 不变

 (4)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等式 右边负债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权益内部有增有减)

  【例题】1 月 28 日,A 企业将已到期但无力支付的应付票据 30 万元转为应付账款。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00

 =

  100

  +

 100

  ④不变

 =

 -30 +30 2 1.6.2 会计 科目 和 账户

 1 1.6.2.1 会计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 具体内容进行 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2、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反映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不能进行具体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1.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负债类

 流动负债

 2001

 短期借款

 2201 应付票据

 2202 应付账款

 2203

 预收账款

  2211 应付职工薪酬

 2221 应交税费

 2232 应付股利

 2241 其他应付款

 非流动负债 2501 长期借款

 2502 应付债券

 2701 长期应付款

 资产 类

 流动 资产

 1001

 库存 现金

 1002

 银行 存款

 1012 2

 其他 货币资金

 1101

 交易性 金融资产

 1121

 应收票据

 1122

 应收 账款

 1123

 预付 账款

 1131 1

 应收 股利

 1132

 应收 利息

 1221

 其他 应收款

 1231

 坏账 准备

 1401

 材料 采购

 1402

 在途 物资

 1403

 原材料

 1404

 材料成本 差异

 1405

 库存 商品

 1406

 发出 商品

 1407

 商品 进销 差价

 1408

 委托 加工物资

 1411

 周转 材料

 1471

 存货 跌价准备

 共同类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3002 货币兑换 3101 衍生工具 3201 套期工具 3202 被套期项目

 所有者权益类

 4001

 实收资本

 4002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4101 盈余公积 4103 本年利润 4104 利润分配

 成本类

 5001

 生产成本

 5101 制造费用

 5201 劳务成本

 5301 研发支出

 非 流动资产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1531

 长期应收款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1601

 固定资产

 1602

 累计折旧

 1604

 在建工程

 1605

 工程物资

 1701

 无形资产

 1702

 累计摊销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711

 商誉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损益类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111 投资收益

 6301 营业外收入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6601 销售费用

 6602 管理费用

 6603 财务费用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6711 营业外支出

 6801 所得税费用

 2 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

 (1)总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应收账款

 ——张三

  400 总额:1 000

  ——李四

  600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1.期初余额 应收账款 张三 200 李四 100

  2.发生

  张三 +200 李四 +500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2 1.6.2.2 会计 账户

 1 1 、基本结构 :

  . 2. 简化结构:

  . 3. 四个金额要素

 例如:月初余额 1 000 元,工资收入 6 000 元,支付生活费 4 000 元

  月末余额 3 000 元

  1.6.2.3

 会计 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

 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2)相关性: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为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盅内等不同, 在会计科目设置应有所区别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单位自身特点, 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

 注 :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如本年利润就没有明细科目

 7 1.7 借贷 记账法

 1.7.1 复式记账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 1 000 元购买原材料。

 又如:赊购商品 2 000 元已入库、用银行存款支付 1 500 元。

 2 1.7.2 借贷 记账法

 ( 一)记账 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 借”、“ 贷”两字做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这里的“借”、“贷”已经不是他们原来的意思。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 (二)借贷 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借方和贷方反映增加和减少变动时,借贷二字的增减含义不固定。借贷何时增加减少,决定于账户的不同性质和结构。

 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

  费用、资产=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 1. 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例题】某企业的库存现金账户期初余额为 800 000 元,本期库存现金借方发生额合计为 200 000 元,本期库存现金贷方发生额合计为 400 000 元,则库存现金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

 2 2 、负债类 和所有者 权益 类账户

 负债类 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与资产了账户的结构相反。

 贷方 记增加 额 ,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例题】某企业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为 600 000 元,本期应付账款贷方发生额合计为 400 000 元,本期应付账款借方发生额合计为 200 000 元。则应付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 )。

 . 3. 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其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未完工在产品成本。

 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 4. 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和费用(或支出、成本)账户。

  损益类账户是为了计算损益而开设的,因而会计期末,应将收入、费用全部

 转出,转到“本年利润”账户,以计算利润。收入、费用转出后,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1 1 )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和转出数,期末一般无余额。

 (2 2 )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和转出数,期末一般无余额。

  借方 登记增加 和 期末余额 , 贷方 记减少 的 账户 类别有 资产类 、 成本类、 费用类

 借方 登记 减少 , 贷方 登记 增加和期末余额 的 账户 类别有 负债 类 、 收入 类 、 所有者权益类

 (三)借贷 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解析】一项经济业务,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同时也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

  记入 借方的金额合计数必须等于记入 贷方的金额合计数。

 例如:用银行存款 1 000 元购买原材料。

 又如:赊购商品 2 000 元已入库、用银行存款支付 1 500 元。

 (四)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

  1.7. .3 3 会计分录

 1.概念: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它是指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 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 金额的一种记录。

 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 500 元;

  借:库存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一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 —— 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3 400

 一贷多借

 借:银行存款

 2 000

  库存现金

 100

  贷:短期借款

  2 100 多借多贷

 借:银行存款

  23 000

  应收账款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3 400

 【例题】某公司购买一批材料,金额为 28 000 元,其中 10 000 元用银行存款支付,余下 18 000 元货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

 28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应付账款

 18 000

  借:原材料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借:原材料

 18 000

  贷:应付账款

  18 000

 复合分录 拆成 简单分录(√)

  简单分录 组为 复合分录(√)

 第一笔业务:

 借:库存现金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借:库存现金

 1000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第二笔业务: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账款

 1000

  不能将没有相互联系的简单分录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否则无法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2)确定记入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

  (3)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检验;

  【例题】企业向农业银行借款 60 000 元,偿还期限为 1 年,款项已存入工商银行存款账户。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短期借款

  60 000

 【例题】企业用银行存款 8 000 元偿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