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理论总结

毛概理论总结

2020-07-09 09:32:28 浏览次数:

 V:1.0 精选总结

 毛概理论总结

 2020- -6 6- -8 8

 毛概理论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主张只有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才能科学地解释历史,明确提出应运用唯物史观改作中国的历史)。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 1935 年的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938)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原因: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 果及其关系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二者关系:

 毛概理论总结

 其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二,虽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基本点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其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惧进。

 重要意义: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 、理论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贯通而完整的统一体。

 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 精髓——实事求是

 主线——改革开放 主题——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关键——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把期间的实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第 9页)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历史、时代、人民的选择。

 一条道路: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十七大对道路的界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无意义,也无前途。

 一个理论体系: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理论体系性质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概理论总结

 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军事、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思想,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概理论总结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节

 邓小 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历史依据),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2、邓小平理论与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之间的关系

 一是纠正,纠正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契机 二是继承,继承过去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的一切正确的东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开拓与创新,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进行了新的开拓和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3、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开始产生,形成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发展,形成轮廓 第三阶段

  1987 年十三大到 1992 年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根本对立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灵魂,也是他做人的根本原则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概理论总结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从世情看(国际背景)

 1、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3、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4、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 (二)从国情看(国内背景)

 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

 1、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收入分配机制发生改变

 3、社会阶层和阶层结构多样化

 (三)从党情看(党的现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关系:“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和基础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旗帜、灵魂和保证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出发点和归宿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概理论总结

 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第五节

 科 科 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地位: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提出背景: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提出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就生产力而言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经长期的过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提出的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实践的新特征。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八大新特征。它表明我们的发展进入改革的关键、攻坚和矛盾凸显期,适应这些特征需要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

 (3)提出的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事实证明 ,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基本动力的思想是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提出的。

 二、科学发展 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

  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毛概理论总结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与党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是大国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处理矛盾和问题的战略方针。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要求我们妥善处理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统筹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科学发展观的 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毛概理论总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什么要过渡到社会主义)

 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由来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建立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第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第三,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第四,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第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政治特征:

  阶级力量的对比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种基本阶级力量(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属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 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

 (1)党领导下的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提供了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毛概理论总结

 在经济恢复的同时,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

 (3)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工商业方面:

 没收官僚资本实际上已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步骤; 利用、限制和改造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实际上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

 (4)国际环境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 过渡时间:15-20年 过渡条件:工业化和机械化 过渡步骤:一步到位; 过渡方式:和平地、有代价地消灭私有制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涵 第一, 过渡时期的起点 ; 通过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生产力; 通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解放生产力要求。

 第二,“一化”与“三改”的关系 ;

 分田单干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 • 所有制基础不同

 • 土地个体所有

 • 土地集体所有

 毛概理论总结

 • 经营方式不同

 • 单家独户经营

 • 统分结合 • 双层经营

 • 达到目的不同

 • 发展个体经济

 • 既发展个体经济 • 又发展集体经济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 ;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通过互助合作,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手工业:经过合作社,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最后转变为全民所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全民所有制。

 毛概理论总结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 。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

 1.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三个阶段

 1956 年-1957 年 2月,探索取得重要成果,集中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957 年 2月-1966年 5 月,探索经历复杂的发展时期:反右斗争扩大化,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庐山会议,国民经济调整任务顺利完成 1966 年-1976 年 9月,发动文化大革命,探索遭遇严重挫折,邓小平理论开始萌芽 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进行全面整顿。“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标志一种新的思想开始酝酿、萌芽 2. 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 第二,积极引导个体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第三,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第四,制定并贯彻正确的阶级政策;

 依靠贫农、下中农; 巩固地团结其他中农; 限制并逐步消灭富农经济; 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

 第五,循序渐进、逐步过渡。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方法:说服教育、示范帮助 步骤: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重视手工业本身的特点。

 毛概理论总结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和平赎买; 赎买目的: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赎买不是购买:因为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是工人无偿劳动的积累,所以赎买的代价不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而由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过程和实际需要决定。

 第二,逐步过渡; 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

 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

 个别企业 公私合营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第三,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3.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毛概理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的认识为和平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他们能够接受和平改造。

 现实条件也决定了可以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

 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

 土改和农业合作化割断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民的联系,堵塞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缺点和偏差 第一, “要求过急”、“改变过快” 。

 第二, “工作过粗”。

 第三,“简单划一”, 出现问题的原因:

 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在改造的终极目标上仍然照搬苏联模式。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缺乏深刻认识。

 能否因为当时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改造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可能性,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观选择,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之举。

 我们用今天的标准评价前人“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但不能要求前人超越他们那个时代。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成效与意义何在)

 1.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 (1)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 (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4)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毛概理论总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一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也借鉴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二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针对对改革开放提出的疑虑邓小平强调要解放思想,要对社会主义有正确的理解,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把社会主义搞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可分为两个方面。

 1 、生产力方面

  突出强调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适应当前的时代特征的要求。

 2. 生产关系方面

 毛概理论总结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

 3. 社会主义本质两方面的辩证关系: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两者互为条件,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两者之间也存在矛盾性。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价值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2.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四、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反思的结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对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总结的结果。

 五、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确立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现实依据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的重大意义

 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思路。

 找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各种矛盾的关键。

 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毛概理论总结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

 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

 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

 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就要看到它的三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1 、社 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社会公有的制度,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 、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

 社会主义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外部表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反映,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外在樗。社会主义特征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或意识形态。它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应具备的一般特点。

 相对地讲,社会主义本质具有稳定性和抽象性,社会主义特征具有直观性和可变性。社会主义本质属于第一个层次,是从理论上直接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的认知概念,

 毛概理论总结

 是对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它是社会主义特征和体制的本质,既决定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又通过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体制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特征是介于本质和体制之间的第二个层次,它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并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的认知概念。总之,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是从理论,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整回答。

 3、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一结论是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清醒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现阶段主要矛盾的结果。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国家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所在。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消灭压迫和剥削,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消灭贫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剥削和压迫及无产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4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5 、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从历史发展看,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关键是生产力的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代表和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和社会集团,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肩负打碎旧的生产关系的神圣使命,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我们党正是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政党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的,并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毛概理论总结

 的伟大贡献为中国人民所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是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而且从它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都是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而进行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使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一点,是党坚持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从党的历史长河看,我们党在本质上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由于我们党从本质上是始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此说,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中国共产党在 20世纪 70 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背景的。(1)从国内的情况看(2)从国际环境看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改革是 全面的改革

  1.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20 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与此同时,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改革也全面展开。

 2.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3.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首先: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着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其次,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要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还必须解决不少难度很大的深层次问题。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毛概理论总结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我国长期停滞落后的深刻总结 2.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4.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5.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1)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2)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1979—1984年 9 月,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计划经济有优越性,但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一般含义

 2.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毛概理论总结

 3.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

 (1)一切经济关系市场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 (3)市场体系完善化 (4)宏观调控间接化 (5)市场管理法治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企业与其它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可以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实行比资本主义更有力的宏观调控。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都产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 一、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

 (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 1.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一种财产制度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支配关系,核心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

 2.所有制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前提下,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核心是对生产资料的运营效率以及对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这就决定了在公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