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清明节讲章分享

基督教清明节讲章分享

2021-01-04 10:30:54 浏览次数:

  一

  基督徒与清明节

  出20:4-6,出20:12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中,这是一个子子孙孙们都会在这时从各方回到家乡为亲人扫墓,以尽孝道的时节,也是华人们最为看重的节期之一。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心是好的,但行动是愚蠢的。因为他们祭祖而不识祖。有些新信徒也感到迷茫,因为面对未信主的家人要上坟扫墓而感到左右为难。

  所以关于祭祖问题,一直都是我们传福音的一大障碍,许多人听了福音,信了耶稣,却不敢决志,不敢受洗,不是对信仰有意见,而是担心成了基督徒以后,不能再拿香去祭拜祖先,还有家人的反对。而每年到了清明节,扫墓祭祖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基督徒,尤其刚信主的弟兄姊妹,因不拿香拜祖先,被会被指为不孝,背祖;面对清明节祭祖问题时,基督徒应该如何是消极逃避还是有效的找出问题、厘清问题,而且积极投入呢

  一、为何过清明节

  1、基督教也看重慎终追远。我们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只重视生之孝,也看重死之祭,其实基督教也非常重视慎终追远。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过世时,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雅各死后,约瑟照埃及人的规矩办丧事,用香料熏尸40天,哀哭70天,这是慎终。还有圣经中创世记、出埃及记、历代志上记载了许多以色列人的族谱,新约马太福音、路加福音也详细记载耶稣的家谱,这是追远。基督教不只是慎终追远,而且也不忘本,是找到第一本源、最早开始,如果只找到四五代,祭祖还是不完全。

  慎终追远,认祖归宗: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哀思与尊敬,以示不忘本。祭祖不是出于惧怕的心理,怕饥饿的孤魂来报复。也不是出于求福的功利心理,死者已逝,哪有能力来保佑和赐福。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

  基督徒清明扫墓是思祖、记祖,不是祭祖!

  我们的祖先死后去哪里圣经说:人死就是睡了,灵魂是不吃不喝的,被关在阴间里,不能自由出入。《路》16章的财主,在阴间不能到拉撒路那里去,更不要说到阳间来。他们是等候耶稣再来与大审判。基督徒不拜祖先,与十诫第一、二条相违祖先不是神。《出》20:4-5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2、对已逝的亲人进行缅怀,回忆他们生前的美好信仰和品格,要效法实践;我们基督徒根据圣经,知道人死后,或在乐园里,或在阴间,等候最后的审判。我们怀念亲人和祖先,纪念他们的嘉言懿行,思念他们对我们的恩情和关爱,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学习他们好的品格和精神,是应该的。

  二、如何过清明节

  1、几件提醒的事

  A、烧纸钱:一些非信徒焚烧冥纸是他们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心意,但我们可以表达自己拒绝焚烧冥纸的意愿,甚至可以进一步地向他们建议不要焚烧冥纸,毕竟大量地焚烧冥纸会耗费过多金钱,更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是一种不利于大众的行为。

  为什么会有烧纸钱的事

  这是人迷信鬼神,与后汉纸张的发明者蔡伦有关。他因大量造纸买不掉,就想了个诡计,与妻商量装病假死;妻子把纸剪成圆形的钱状,在蔡伦的棺材前烧纸,说:到阴曹地府要送钱,免得受苦,或许可以重返人间。烧纸钱到第7天,蔡伦活了,其实本来就没有死。大家庭后纷纷仿效,蔡伦的纸很快就买光了。这本来就是一场骗局,很多人上当还不知道,甘心被骗。

  B、拿香祭拜的问题:圣经中出埃及记、历代志上下、路加福音、启示录都记载有关烧香的事,甚至希伯来书描写圣殿至圣所里面,有烧香用的金香坛。那基督徒为什么不可以烧香呢我们必须知道,无论旧约或新约,拿香一律都是在献给上帝、是单单敬拜上帝的。在清明节时,家人聚集在祖先的坟前,这种习俗有其庄严的意义,有其美好的一面,用以表达孝思。但如今掺杂了人死后变成鬼、拜鬼神的宗教迷信,加上传统文化、风俗等,本来拿不拿香没有什么,但今天拿香来拜,在我们中间已经有特别的宗教含意了。

  C、心态的问题:一些人受乃幔观点的影响,误以为身拜心不拜是圣经的标准。其实,这种人曲解了经文,而没有弄清以利沙吩咐乃幔平安回去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乃幔承认了自己过去陪亚兰王叩拜假神临门的罪,神赦免了他(王下5:17~19)。《列王记下》5:17乃缦说:你若不肯受,请将两骡子驮的土赐给仆人。从今以后,仆人必不再将燔祭或平安祭献与别神,只献给耶和华。5:18惟有一件事,愿耶和华饶恕你仆人:我主人进临门庙叩拜的时候,我用手搀他在临门庙,我也屈身。我在临门庙屈身的这事,愿耶和华饶恕我。所以受乃幔观点影响之基督徒,认为在环境的逼迫下,可以拿拿香,在表面上附和一下。但是,我们应当清楚:一方面,外表的附和就是参与了拜假神的活动。

  有的人很热心,看到别人拿着很多的元宝纸绽还有好多东西,作为小辈就很热心的去帮忙拎着,这就是同谋犯。就好象有人偷窃,你望风一样。你不能说,我没有偷,是他在偷,我只是帮他看看而已。

  讲到这个,还有个例子,有人喜欢到风景区看到那些大佛要去和他合个影,心里以为这没什么事,我又不去拜他,合个影怕什么呢在这里要告诉你,若你不喜欢他,你就不会想去和他来合影,你喜欢他,所以想要和他合影。若让你去和一个你所恨恶的人,你很讨厌的人,你要不要去和他合影呢,你肯定不愿意,是吧。所以不要去参与那些事,不要去做同谋犯。

  还有一种出于孝敬观念的影响,如果出于对长辈的爱,不让长辈(如父母亲)伤心,以满足一下长辈的心愿,基督徒能否参加祭祖呢耶稣基督讲: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7)

  如果是为了传福音,以便更广泛地接触亲友,能否去到祭祖的人群中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须特别注意与世人分别为圣(不下跪、不拿香、不烧纸、不吃祭品),应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彼前2:9)。

  最后,我要提醒弟兄姊妹,要洗去基督徒大逆不道、不孝敬父母的罪名,不是靠向世俗让步,而是靠用真情去关爱父母和其他长辈,尽上做晚辈的本份!生前尽孝,死后思念:基督教的孝道是,生之孝,重于死之祭。《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箴》23:25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生前的孝顺、奉养、照顾、更重要。在父母活着时,要照顾父母的生活;对父母的态度要尊重,不要忽略,好好孝敬。

  2、具体操作的一些建议

  A、为主做见证:基督徒应该要尊重清明节,并可以藉着这个时节的扫墓活动,来为主耶稣做见证。因此,基督徒更应该要参与一年一次的扫墓,但以基督徒的方式来参与。我们在扫墓时可以唱圣诗赞美及敬拜上帝,并向上帝祷告,是为主做见证的大好机会。

  如果你的家庭是基督教家庭,那么你可以讲述你祖先或你自己蒙恩信主的经过,藉以向你的家人们见证耶稣及其十字架的福音。你这样做,不仅能激励你自己,也能激励其他的家人,尤其能引导未信的亲人归信耶稣。

  你也可以举行福音餐会,邀请未信亲友来参加。从迎佛牙到信耶稣的曹永衫夫妇说,自从他们信耶稣之后,他们常利用家族的扫墓活动之后,举行福音餐会,诚邀亲友来参加,一边吃饭,一边传福音,积极领未信亲人信主!

  B、思想永恒之事

  平时,我们总是为生活忙碌,较少机会思想生死的问题。然而,扫墓的时候,追思祖先的时候,却迫使每个人思想生命及死亡的问题:我为何活着死后要往哪里去我在世上所拥有的一切,将来要归给谁想一想:我将来要在哪里度过永恒

  圣经说: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西三1-3)。

  你若多思想上面的事,你就会看淡地上的事,转而把你的生命投资在上帝的国度,那是永恒的投资,永不亏损的投资,永远增值的投资!当你离世的时候,「谁来送你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接你!」

  你想成为一个值得令人尊敬的祖先吗多思想上面的事吧!

  C、因此在仪式上,我们可以三鞠躬表示敬意,但不跪拜。我们可以献鲜花表达怀念之情,但我们不烧纸钱冥币,不烧纸房子、纸汽车。因为我们认为在乐园或阴间,这一些是用不到的。虽然我们基督徒自己不烧纸,但我们要尊重别人的信仰,看他们这样做,也是表达对亲人的关心,是一种风俗。我们可以拿花去美化墓园,用割草行动去整理墓园,来表达我们与这些未信主的家人一样,让他们感受到,基督徒是爱祖先的.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因为人的软弱,常常会留下破口,为免得自己受亏损,在这方面还是保守一点,该不看的不要看;该不作的不去作。但是对于初信者的要求可以因人有所不同。保罗关于吃拜偶像之物的教导,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各人凭信心去做。如果作了会不平安就要谨慎不要去做。

  对于初信者可以适当宽容一点。有的信徒在信仰原则和社会风俗时间把握不好分寸,不小心做错了,要存着爱心帮助他,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对于自以为犯了错误的信徒,帮助他认罪悔改,且相信耶稣基督必饶恕赦免,向前活着,如果一味埋怨自责,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就中了魔鬼的诡计。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八章第一节中告诉我们: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E、学习先知,代民认罪。

  在圣经中拜偶像的罪是最让上帝不悦的。以色列的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变不争的真理,亲近神得福,离弃神转向偶像便被神离弃。

  我们基督徒作为新时代的光和盐,也当为自己的同胞与亲人在上帝面前祷告,求神饶恕他们的罪,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当我们这样作的时候神就做他奇妙的工作

  结语:

  每到清明节是基督徒左右为难的时刻,在未信主的家人面前难堪。去了不能拜,不去说是叛徒,有人不知怎么办

  基督徒不要用借口逃避清明活动,尽可能去扫墓,是传福音的机会。不用拿香,不用烧纸,但可美化墓园表达我们爱祖先,割草、扫地,擦碑,让不信主的家人感受我们的思念。我们不是不孝之子,我们可以藉着祷告追思,为不信主的家人祷告,让他们认同我们的行动而受感动。这样就会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清明节。

  二

  基督徒应该怎样面对清明节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林前6:12)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

  又快到清明节了,基督徒应该怎样面对清明节基督徒应当怎样化解因着清明节而带来的冲突因为每一年过清明节,对基督徒而言都是一个冲击,因为:

  1.必须面对祭祖的问题。其中所产生的冲突包括拿不拿香能不能跪叩能不能吃祭物要不要配合异教仪式(膜拜、念口诀、烧香、烧冥纸)

  2.必须面对律法式的禁止。有时候信徒把此类祭祖问题请教属灵长辈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刻板的二分法,他们通常会被警告禁止去接触或参与祭祖或民间信仰仪式,对于信徒个别的处境与难处,却不太能够被教导如何面对之道。

  3.不知道如何与家人(族)沟通。基督徒不是不孝敬父母,更不是不慎终追远,然而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已把祭拜与孝道划上某种程度的等号,因此基督徒常常有口难辩,甚至背负背祖忘宗的恶名。

  一、拿不拿香的问题

  和佛道民间信仰无法区分,所以基督徒不做。

  早期先人认为在世子孙的心愿,可以随着香的烟飞升到天上,获得祖先的垂听。因此在祭拜的时候相当看重献香。而西方人则多以献花在亡者墓前表示哀悼,但并不认为亡者可以闻到花香。东西方对亡者追思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人认为献香带有一种实质庇佑的意义,但是西方则把献花当做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时候,律法规定他们必须由祭司在香坛点香,这香乃是特制的(出30:34-35)。上帝又吩咐摩西说:「你们不可按这调和之法为自己做香,要以这香为圣,归耶和华。凡作香和这香一样,为要闻香味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出30:37-38)在这里神为什么不愿意人制造与敬拜神的香同质的香来闻呢因为神不要人越份侵夺应该属神的敬拜,人不应该把对神的敬拜转向人或自己。至于人制作其他的香来闻是可以的,只不过不能用在敬拜上面,因为天地间唯有耶和华神是可敬拜的。

  拿香问题也可以衍生出献果或祭牲的问题。献果与摆祭牲(牲礼),它的意思就是认为亡灵可以享受这些祭物。这是与基督信仰有违背的。按照圣经的教导,亡者乃是去到乐园或阴间等候末日审判,他的灵魂是不可能再回到今世的。

  二.能不能跪叩的问题

  和拜偶像难以区分,也和基督徒『只跪上帝』的观念违背,所以基督徒不做。多半基督徒是接受对过世亲人鞠躬的方式。

  1.跪叩在起初只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礼节与习惯。在最早的中国社会中,跪、坐、拜是日常生活最经常使用的动作。中国在五胡乱华之前是没有『坐椅子』的习惯,坐椅子的习惯是在染上胡风之后才开始的。到宋代时,跪、坐、拜的动作仍只是一种日常生活礼节的表达方式。

  国人在尚未养成坐椅子的习惯之前,是坐在木板床或是塌塌米之类的上面。当一个人采坐姿时(臀部坐在后脚跟上),此时若有长辈或是朋友前来,起立鞠躬反而麻烦,最直接而方便表达礼节的方式便是『叩』(两膝着地,头往前点,两掌趴地)。此外,中国人在一些场合中,也使用跪叩的礼节,例如结婚时夫妻要交拜,新年时儿孙要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生日时晚辈要叩头拜寿。换句话说,跪叩在中国社会中是一种人际关系表达的方式。

  2.跪叩被赋予某种特定的意义。中国民间宗教仪式中的跪叩礼,多与牲礼、祭品或冥纸、香烛等一并献上,因此就予人分不清是单纯的礼节,或是一种有所指涉的偶像崇拜。所以,基督面对的跪叩要求,就已经不是单纯的伦理层面的要求,而与偶像崇拜和祭器相混淆的难题了。以中国人的礼节,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不是相信祖先亡灵可以庇佑子孙,而是表达一种感恩。拿花或拿香意思都一样,要紧的是心里要分别为圣。若是你献花的时候,是带着祈求亡灵庇佑的心态,那就是拜偶像。

  三.沟通的问题

  不知道有多少基督徒曾经就祭祖或跪叩的问题,与家人或家族亲戚沟通过。我相信基督徒对于祭祖或跪叩方面的压力,是因为不去主动沟通这方面的问题,或是沟通的方式让家人无法了解。当然,教会方面能够提供给信徒有关这方面的教导与资料也是相当缺乏。最好的沟通并不是在出现问题时才来解释,而是平常就应当以行动来表明立场。可以参考以下的沟通方式:

  1.平常就当孝敬父母。基督徒平常对父母若是极为孝顺,较不会因为不配合某种祭拜仪式而被认为不孝。

  2.对先人的过世日期要记得。这一天可以邀集家人一起做追思礼拜(教会牧师应该会很愿意参与或主领聚会),或是上山扫墓。

  3.对先人的墓地要好好维护。墓地若是杂草丛生,则容易给别人一种对先人莫不关心的印象。

  4.解释基督信仰对祭祖与敬祖的看法。让家人了解你的立场和对先人表达追思的方式,提早为可能面对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解决之道。不要遇到问题了再来处理。

  针对以上所叙述的三点,可以引用保罗分别在哥林多前书6章12节和10章23节的经文来做为处理冲突的原则:

  一、凡事都可行,但不都能造就人。基于此,对于基督徒在跪叩礼已经被赋予某种定义的前题下,是否适宜以跪叩礼来表达对亡者先人的礼节或孝思,按保罗的行事原则可以如此说『对过往者可以中国人的跪叩礼,来表达孝敬追思之意,但基督徒如此行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是否会让人误会你是在拜偶像,若是,你就没有使人得造就,反倒成为他们的绊脚石,以为基督徒也可以拜偶像、祭祖先』。

  二、凡事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总不受它的辖制。意思是说『行不行跪叩礼是基督徒的自由,绝不是任何人能够以任何方式所能强迫的。但是为了以中国人的礼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我可以采取跪叩的方式,当然,基督徒用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有许多方式,若是别人对基督徒行跪叩礼的方式有所误会(认为这是与偶像崇拜认同),就当用其他不使人误会的方式来表达』。

  三、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意即『若是可以避免使用已经被民间宗教信仰定义的方式,作为对先人的礼节表达,那么就应当尽量避免,不必制造无谓的误会,除非众人都能够理解你跪叩的纯正动机,并且对你采取中国人的礼节来表达对先人的孝道有正面的评价,并能肯定基督的信仰在孝道的遵行上有见证,否则应当避免使用已经被民间宗教定义的符号』。

  四.凡事都可行,但要为荣耀神而行。按保罗的行事原则,认为基督徒的行为具有见证基督的效果,所以是否实行跪叩礼,应当考虑基督是否能够在你的行为上得荣耀。换句话说,就是『若我采取跪叩礼,能够叫亲友知道这并非拜偶像,也能够对我所信仰的上帝更加敬畏,对基督的信仰更加佩服,赞美我们的上帝,那么为何不能以跪叩礼来做为对先人尽孝道的表达方式』。

  基督徒在慎终追远上,基督徒要敬祖,但不是祭祖。最好的敬祖,乃是实践圣经里的孝道。保罗说:「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2-3)基督徒要好好把握父母在世的年日,好好尽孝,所谓「生前一颗豆,胜过死后拜猪头」,莫等子欲养之时,亲却不待了。其次,基督徒应该思想『如何在亲友的面前为基督做美好的见证』才是更积极、更健康的作法。

  三

  清明时节

  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 神来的。(罗马书二章28-29节)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信息是祭祖与敬祖,到底祭祖由来为何我们要怎样尊敬祖先怎样来记念我们的祖先才合乎神的心意请看罗马书二章28-29节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

  在这两段经文中,可以发现一个相对性,一边正的,然后一边反的,相对性在哪里先是外面,然后里面,在外面即使做了很多,没有从心里面记念,那只是仪式,由里面产生出来的尊敬,才是真实的。还有另一个相对性;一边真的,一边假的。

  有次参加一个安葬礼拜,本来从头到尾都进行的顺当,到了要把逝者用土覆盖时,突然有人大哭,哭声实在很大,可是又好像不是逝者亲人,回想起来才发现,这三位妇人从头到尾都不见他们伤心,她们跟着告别仪式的队伍走到墓地,等到泥土覆盖棺木时才嚎啕大哭,而且哭得呼天抢地、凄惨异常,我想她们那么伤心,为何没有人给她们安慰后来整个礼拜都结束以后,才知丧家付给她们每人1500元谢仪(不知有无已付订金),请问那是真哭还是假哭呢没有遇见的人实在无法了解!哎呀!哭的真是惨烈(就算自己的亲人都不见得如此伤心)!一个真的、一个假的;一个里面、一个外面;一个是内在心灵、一个是外表仪文;这就相对性。

  通常在我们的文化里,亲人离开了,我们不作什么事情好像是不行的,好像就是不尽孝道,然而这其中就牵涉了不同内涵层面,一个是心灵的,一个是仪文的;这相对性表达出,一个是从人来,一个是从神而来的。在祭祖和敬祖当中,要看看神怎么来带领我们才是,每一年我们都会有一次清明敬祖的聚会,教会也制作节目单,利用清明节的时候,把这个节目单带回去,你可以把这个内容或者长短稍作修改后,带领你的家人记祖。待会我们要讲这段祭祖与敬祖时,你就会发现很有用的,我们来看投影片;祭祖,到底是怎样而来的呢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事都变成了仪文,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一:祭祖的由来

  祭祖的由来,首先是源于善意。就是说祭祖原为慎终、追远,立意甚好,这慎终追远的意思,原是敬天、法祖,意思是尊敬神,然后效法我们祖先的好榜样。那么,发展到现在我们仅知慎终追远,却不明白它的意思就是敬天法祖,亦即是尊敬神、效法祖先的懿行美德,有寻根的意思,又有天人合一的意思。

  祭祖的由来,其次是约定成俗。虽然我们慎终追远、我们敬天法祖,但是人类原就有精灵崇拜的倾向,看到天上有风、雨、闪电,就想到拜风神、雨神、雷公、电母;看到五谷不丰收,就想到拜土地公;看到地上有管区(警察),当然灵界也要有管区,你说天上管区(警察)又是谁呢城隍爷!还有,当一个人死了会怎样会不会变成厉鬼还有,看见一颗石头很大、形状很奇怪(说不定还长有须须),人们叫它什么呢,石头公!还有,一棵树长了一百年、一千年,想必很有灵性,拜它的人称它大树公!任何东西都可以拜,这就是源于人性中的精灵崇拜。那么我们的祖先呢他们可不会变成厉鬼吧他应是比较善意的,比较好的,因而产生了祖灵崇拜。

  我们生前要孝顺,身后当然也要孝顺,可是身后之孝究竟要如何表达呢请问我们生前怎么孝顺父母顺服父母的意思嘛,要奉养父母、光宗耀祖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任意毁伤啊,要晨昏定省啊,这是生前尽孝,那么身后要如何孝顺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来不及啦,既然来不及,我们只好死后祭之以礼了,这就是祭祖的由来。

  二:清明与祭祖

  前面既说祭祖源于善意,清明当然也有如此影响,华人多于清明节期祭祖或扫墓。是慎终追远、也是敬天法祖。论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我们祭拜他,好像祖先就在那里,先人的精神与你长相左右;还好是祭如在,如果是祭真在,祭神神真在,祭祖祖真在那我们每天都会很紧张了。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可见这本来是美好、善良的习俗;但是不是祭他,就真的他在呢不是的,记得有故事说道:一位弟兄信主了,妈妈最反对的理由就是,你信耶稣就不能拿香拜我,死了就没人拜了。他说妈妈,你真的要人拜吗这小孩子不知道怎样跟他妈妈解释,有一天趁他妈妈睡觉的时候,拿了三牲五果供到妈妈的床头边,烧了香,插了一朵花。

  他妈妈一醒来吓了一跳,他就说:妈妈,你不是要我祭拜你吗妈妈,你还没醒来时,我祭拜你,你知道吗我的水果你能吃吗这位妈妈突然了解,想起来也是蛮有道理的嘛,其实我想的是什么我不是真的想要儿子祭拜我,实在只是想要儿子孝顺我啦。祭祖跟孝道有些关系,我们必须在这上面有些澄清。

  第二个,清明跟祭祖的关系也是源于习俗。因为清明原来自于节气,中国有二十四个节气,元宵、端午、中秋也都是节气,清明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的一个,这个节气原来只是习俗,后来到了秦汉,开始有墓祭到祖先坟墓祭拜。到了后唐,有位名臣叫介之推,违背皇帝之命,不肯在朝为官跑到山上隐居,皇帝命人放火烧山,想逼出介氏,结果他宁愿烧死不愿出来,人们为记念他的忠孝节义,相约在那天不吃热食以为记念,这是寒食节由来,以后人们上坟、祭扫也将寒食习惯普及民间。因为民间信仰慢慢将它误用,原本记念先人却转变为祭拜先人。

  原本人们对死后世界就心存恐惧,我若对亲人不好,死后是否他会不会对我怎么样啊加上一些民间信仰穿凿附会,祖先有的变善鬼,有的变恶鬼,有的变厉鬼,就开始有些惧怕,怕这些东西对我不利就开始想办法贿赂它,生前没房子给他住,就烧个三栋五栋,生前都让它坐公车,这会儿就烧汽车给他,谄媚他,这样进行到最后就演变为祭拜亡灵,所以这就是因为习俗源流,产生祭祖的原因所在。

  清明与祭祖第三个关系是移风易俗,其实真正先圣先贤也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曾子说:椎牛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就是说,扫墓的时候把整只牛都拖去祭拜,倒不如在他还活着的时候,给他一块鸡肉或鸭肉,好好来孝敬他,这是先圣先贤的意思。这样发展到了民间,因为亡灵、祖灵的崇拜而逐渐变质。其实我们的文化倒不是教导我们这样的,欧阳子说: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与其在他死后以丰盛蔬果、鱼肉祭祀,不如在亲人还活着的时候,好好的孝敬奉养他就够了,这应当是我们文化中表达的含意。

  三、祭祖与敬祖

  接下来我们要讲到祭祖跟敬祖的关系,这一点才是我们最关心的,过去在我信主的过程中没有人教我如何面对祭祖的问题,问一些属灵的长辈、牧师也没有具体的答案,理论上大家都懂,可是要如何行出来才能表达应有的分际这几年我们有清明敬祖主日,目的就是为此,其实是与我们文化没有太大的冲突,重点是你要如何表达。以下是当注意的重点:

  1. 尊重性

  祭祖与敬祖,我们要注意到,当尊重传统文化所留下来的习俗,免得福音未传反而先变成对立,我的表情、我的肢体语言反倒成为福音的拦阻,要知道你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但是在这个尊重当中,仍然要分辨,分辨民俗中的宗教意义;香烛、祭品是代表祭拜鬼神的供物,因为有人对死者怀有恐惧,不晓得死者对是怀善意还是恶意,其次也怕死后有没人祭拜,台语说死没人拜。

  在旧约里,也有这样的仪式,也拿香、也献祭,为什么旧约里可以,我们就不可以呢主要是内涵有着极大的不同,一是敬拜主、一是祭拜人。若有人祭祖,实际上应是敬祖、记祖才是。

  另外,我们也当接纳传统文化的善意面,接纳也要分辨,这二者间是有不相同的;若说传统文化的善意面,是因为它原来就是要人尽孝道而已,在我们的信仰诫命里,很清楚的要人孝敬父母,这一点在传统文化中是没有冲突的,要孝敬父母,而且要从孝敬中来表达生命的内涵,不是单从仪式上来表达孝顺,我们是应当去孝敬,而不是去祭拜偶像。

  早在康熙时代,天主教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康熙甚至接受基督信仰,他写有十架宝血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都信了主,但在过程中被一个问题掐住了,就是祭孔跟祭祖,当时的方济各会、多明各会主张,对于先祖不应该有任何祭拜、祭祀的仪式,因为那是祭拜鬼神,但耶稣会则赞成应该包容,因为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份,而他们可能不存在祭拜鬼神之意,两派协调不好,后来就讨论到梵谛冈教廷那儿,教宗下令,不准信徒祭孔,康熙要求教宗解释,当康熙收到教廷的公文后说道:欧洲人没有资格批评中国人的礼节,不久后就拒绝了这个信仰,因着这个冲突,使得我们的信仰产生了断层,虽然我不晓得当时神是如何的带领,如果那时有一个好的协调,也许那是更早得着中国百姓的机会,但话说回来,这样子经过了几百年之后,如今中国人反而是在极权、压力下有几千万人信主,这又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这也许就是神的美意,只是,知道当时曾经发生这样一个很大的对立。

  2. 取代性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造成如此强烈的对立,应该先建立尊重别人的观念,第二个才讲到取代性。取代性有两种,一是观念的取代;也就是我们要看重生前的孝道,弟兄姐妹,我还是要说,要记念你的祖先,最容易表达的一个方式就是孝顺你的父母,这是我们一定要作的,是生活的见证。第二个是仪式的取代;仪式的取代重点在身后的参与,如果有亲人、长辈过世了,你一定要参与他的身后事,你不要说,我不想参加,因为我不拿香、我不拜拜,千万不要拒绝,这是很伤人的,如果人家想要进入你的信仰中,他一定是尊重你信仰所带来的一切,无论是仪式或者是理念,但是我们要把人领到我们中间,不需要因着不好的态度成为福音的拦阻,你可以去扫墓,参加家祭,你不要小看这些事,父母、亲人是会放在心里的,如果连祖父母的清明祭祖或者是丧礼都不参加,人就会想说,那我死了你还会关心我吗道理很简单,他从你的行为来看,从你表达的动作来看。

  那么,你说,我可以作什么呢可以作的事很多,他预备三牲五果,你帮一点忙没什么关系,当作是服事家人,还没有祭拜,你就帮他预备的蔬果洗一洗。家族扫墓,可以开车带大家去,东西要搬,出点力气又何妨到了墓地,可以打扫、除草,他一定没有想到你会带把扫把,带把镰刀是吧把草割一割,把地扫一扫,墓整一整,弟兄姊妹你可以作的事很多,如果水土保持不好,祖坟老旧受损,花点钱修好嘛!我不是要你做虚假的事,而是我们尊敬我们的祖先。你也可以献花,那不代表你在敬拜什么,应该想到一个取代性,别人献香,你可以献花,没有什么关系,弟兄姐妹,你可以作很多事情,让家人对你的信仰有认同、有放心,这是轻而易举。

  每到清明或忌日,你可以举行追思礼拜,若到坟前扫墓,你就把荣耀堂的程序单带去嘛,或者你自己写一张修改修改,从前还没信主之时,根本就不想扫墓,我为什么要去记念一个跟我不认识的人,到我信主以后,我发现,活着的人比躺着的人重要,活着的人要看你怎么作,至于那死者就没有感觉了,以后若是扫墓,我就唱些旋律较熟的诗歌(如奇异恩典、耶稣恩友等),读段经文、带个祷告。今年,你可有如此准备到坟前祷告吧!唱诗歌吧!弟兄姐妹,当你作这事,别人会认识你的信仰,会尊重你的信仰。

  也许,有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考虑(如果你认为有冲突你可以不要作),礼拜完后,有的人向逝者鞠躬,有的人没有,我想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文化里,鞠躬算不算是敬拜偶像呢不算对不对,礼仪中的鞠躬,是代表对他的尊敬,所以你可以大胆的去作。另外一个则是参与家祭,尤其我们亲人离开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仪式,如果家人尚未信主,任何仪式都没有关系,但你要记得,我们也当用我们的方式表达就是了。当你这样认真时,家人知道我们真正尊敬祖先,勇敢的去作,让这文化的冲突减低,基督有没有家谱有啊,你也可以找出家谱啊,因为我们看重源流、看重家风,不要怕尽管去做,家祭时可以献花,可以守灵,守灵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或许会有一些仪式,别人念经,你就唱诗嘛,若是影响别人,那就心里面唱嘛。中元、除夕、忌辰都可以举行礼拜啊!

  今天所产生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去作合适的表达,我们不仅是生前孝顺父母,身后的纪念也很重要。请将这些存记在心,当作的去作,好叫我们所信的跟我们的文化有一个好的调和。

  让我们一起祷告:神啊!谢谢你帮助我们明白,当如何来记念我们的祖先,才能把好行为显在人前,好把荣耀都归给你,听我们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