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2020-10-26 04:47:31 浏览次数: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篇一:《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

  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

  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然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评价曾国藩,亦如此。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第三,太平天国也没代表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第四,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而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是功大于过的。

  其次,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发挥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积极的倡导者,甚至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热情的实践者。

  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开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其实,1863他全力支持李鸿章开办江南制造总局,在共同苦心经营之下,江南制造总局规模空前,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再者,曾国藩具有世界眼光。他见洋人造机器是根据数字推算而来,一切照着图纸的标准。要精通此道,唯有靠翻译。因此,1867年,他设立翻译馆,聘请洋人主持译务。这个翻译馆堪称中国由政府创办的历史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中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译著可是居功至伟的。它不仅为启迪和培养中国近代科技人才以及许多科学奠定了基础,尤其对近代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一方面来看,曾国藩所倡导的作为近代化运动的洋务运动,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自强、求富,都有着不可低估的进步意义。他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他开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厂、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兴办起中国第一家大型多功能近代工业基地、建立中国第一个翻译馆、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如此而享有洋务运动之父的美誉,也是实至名归,并被载入史册。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所谓的自强之道,不过是为已露末世相的清政府借洋务运动寻找政治出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洋务运动不可能成为救国良方,更不可能使国富民强。最后,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大结局。

  不论曾国藩,还是李鸿章,都无法挽回大清覆灭的命运。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从曾国藩的外交方式评析他。曾国藩的外交,过去多少年内一直被简单地认定为是妥协、投降的外交。10多年来,史学界开始提出异议。此次会议论及外交的文章也不少。有的论者说,人们对曾国藩常用软弱、妥协、媚外、投降、卖国等责骂之词,未免有欠公允。因为曾国藩的羁縻外交思想,实际上是对强敌权且笼络,争取一个和平环境,速图自强,最终达到御侮的目的。曾国藩能正确地审时度势,知道中外实力悬殊甚大,和列强硬碰,靠武力与之周旋,是不明智、不现实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贫穷落后、受人欺侮的国家,要生存,要反弱为强,舍此羁縻外交,别无良策。曾国藩的外交方针有四个字:诚,推诚相见,信,信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外敦和睦。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引人注目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但是,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这位极具神奇色彩的人物做到了,这是值得所有中华炎黄子孙膜拜的。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篇二:《我眼中的曾国藩》

  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骨髓里,于是,我们有了同一种语言,用一种经历,同一种信仰。

  历史的过程看似宏伟,却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而故事的中心永远是人。是什么造就了一代圣相而又是什么造就了以及如何造就我们自己

  不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出色的人物但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两位风云人物对曾国藩有着重要的评价,毛泽东说独服曾文正。他在军事方面知人善用有着别样的才能,就算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也是佩服曾国藩的才能。他在学习方面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一名书生。按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书呆子,他刻苦努力,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生。他每日不拘何时,静坐时刻,正位凝命。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这些都是曾国藩老先生的人生航标。在处世方面他有着独特眼光。总之曾国藩在为人方面有着谨慎的态度,在治学方面有着严谨的态度,在对世事的看法方面有着独特的眼光。

  一、成长经历

  说起曾国藩没有人应该感到陌生,那个被骂满清走狗,被章炳麟说成是誉之则为圣相,獻之则为元凶的人,就是曾国藩。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人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我很关心,而一个人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那曾国藩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世代务农的家庭,祖父是农民,爸爸却当了教书先生,曾国藩从小也就勤勤奋奋地读书了。曾国藩20岁考的秀才,比他爸爸早23年考得,不愧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资在此可以瞥见一二。他喜欢读史,曾经用一年时间读完《二十三史》,之后进京在翰林院做事。

  对于曾国藩的成长经历,老师必定比我有更多了解,故在此只是简略叙述一下。我在他的成长经历后有所感悟的是:人成功确实需要天赋。而天赋从何而来一是打娘胎以来的智商、情商,二是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第一个自不必多说,从仲永、桑弘羊身上就可以看出什么叫生而知之者,那东西貌似有点飘忽,却是实在的天赋,普通人学不来,曾国藩却可算是一个,悟性极高。第二个是可以创造的,像孟母三迁似的例子可以略有理解,而曾国藩的农村家庭背景本身造就了他中国农人特有的谦逊、朴实等内在特质。我认为这即是他性格里所谓虚怀若谷的最基础部分,再加上他后来所学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一个真正的曾国藩。就天赋这一点来讲,我在此处如此重视,并不是想表达听天由命的思想,而是想说,我们要认清我们需要什么,是什么造就了别人,什么造就了自己,这些都是因人而异。当然,如此行动后的结果不一定是我们最初的梦想,但是这就是人生,历史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奋斗,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放弃,我想这才是研究历史的本意。

  二、真正的曾国藩

  当名誉装满了衣钵,盗贼就随之而来了。

  真正的曾国藩是怎样一个人,我们也只有从其事迹出发,寻找突破口,别人评价都是二手货,我们应当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曾国藩在入仕之后在翰林院干得不错,连连升官,在汉人常被排挤的满清朝廷里当了个侍郎的职位。到后来太平天国起义,才回乡筹办湘军,此后湘军逐步壮大,曾国藩也被推到了权利的巅峰,权倾朝野。不过,后来他辞去了自己的所有职务,一是因为身体欠佳,二是由于他深谙官场之道。这就是曾国藩的为官做人之道:中庸。

  他知道月盈则亏,所以急流勇退。在官场上,他提拔左宗棠、李鸿章,即使后来二人对他都有批评,却始终公私分明。在家里,他严加管教自己的家人,关照、爱护他们,却让自己的亲生弟弟为国捐躯。用一句话可以形容在中庸原则下的曾国藩:为善坚持,虚怀若谷。在剿灭太平天国起义的这15年里,他屡遭挫折,也曾经因为兵败无颜而两次自杀未遂,但是结局是美好的,他赢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场漂亮的胜利。也许没有老师会那样包容学生对自己近乎严厉的批评,但是曾国藩可以。他以自己的包容之心容纳着万物,天下苍生,金陵一役后,大局已定,看着自己手下的将士死伤多半,他解散了湘军,虽然也带有政治考量,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真正博爱的人。

  三、大时代

  时势造英雄,汉末出了个奸雄曹操,清末出了个忠臣曾国藩。 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只是不早不晚,发生在了曾国藩所在的年代,于是一介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治国、平天下,无数英雄人物的未完之梦,曾国藩做到了,是时代选择了他,而也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历史。

  当曾国藩回乡办团时,他也许没想过以后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对于他来说,忠君爱国是第一责任。这个时代的主题词是:动荡,于是谁能给他稳定就会成为英雄。

  结语

  一个真正的曾国藩需要自己体会,这样才会有最深的感受。而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多个方面去评价,好的抑或是坏的,我在此仅仅提出了曾国藩的好的地方,人品确实是没的说,但也并不是说他什么都好,就作为一个汉人而帮助当时极度腐败的清政府这一点来说,我就觉得就不够革命,但是客观上来讲,居其位而谋其政,忠君还是举义,这是个人选择,无需作出太尖刻的批评,这也是时代使然,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努力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各方面的才华,修身养性。上天只会把机会赐予有准备的人!在充实了自己之后,步入社会,不求抓住所有的机会,但求抓住最适合的机会。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抓住适合的机会,展现自己。冥冥之中,你就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人生的失败有很多,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久的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相信自己,成功近在咫尺!

  学曾国藩故事,报己一生长志!

  曾国藩近代史论文篇三:《谈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摘要:曾国藩求学问业, 无学不窥,默究精要,以经史为根,以宋学为宗,涉猎儒家的各个学派,以及老子、庄子、墨子之学等。曾国藩有自己的为学之方,如虚心有识、主敬有志、博而有约、专精有恒等。在经过了充满艰辛的治学之路后,曾国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他的治学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中国近代士大夫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曾国藩;治学之道;近代士大夫

  曾国藩一生潜心于治学,博览经史子集,深究宋明理学,治学成就斐然。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的著有《经史百家杂钞》、《求阙斋文集》、《诗集》等。曾国藩一生的学术成就来源于治学,他的治军为官之道也来源于治学。曾国藩家书中有关治学的众多言论,反映出他严谨的治学思想与品格。

  一、曾国藩的治学方法

  众所周知,不管是何人,如果想要在学问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那么就需要讲求方法。曾国藩所创立的治学方法,即使到了现在,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仍然有借鉴的意义。

  曾国藩的治学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内容―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对此,他在给其子曾纪泽的书信中作了详尽的阐释: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缺一不可。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明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咪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至于写字,真行篆隶,尔颇好之,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至于作诸文,亦宜在二三十岁立定规模;过三十后,则长进极难。作四书文、作试帖诗、作律赋、作古今体诗、作古文,数者不可一一讲求,一一试为之。[1]

  在曾国藩看来,读书需要力求理解,看书意在求迅速;理解以后可专精一门,速度快便可以涉猎广博。这就是说,做学问之人应该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熟读,理解其内容,然后再去涉猎群书,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曾国藩治学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主张专精一业、专攻一学。他认为,读书做学问,在看、读、写、作四者结合这个初步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到专精一业,专攻一学,所学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在近期内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有所成就。他告诫其子弟,读书做学问必须以专精一门为主。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2]

  由以上所引文字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在读书做学问的过程中,如果漫无边际地翻看是不会有精深的心得体会,甚至终其一生都不会有所专长。而曾国藩并不是要求人们除一书之外不再阅读其他书籍,相反,他主张多看书,以免知识面太窄。这里所提及的专,是要求人们精益求精,不要一知半解,或者滥而杂。

  二、曾国藩的治学目的

  曾国藩生逢封建社会末世,他在青少年时代经历了一个寒窗苦读,闭门不问世事的阶段,

  之后终于科举成名,跻身于仕途的最高阶梯。值得注意的是,当他步入政治生涯,开始接触到社会的实际问题以后,便能逐渐认识到清代学风的空华,士风的麻木,一般士子学人的治学目的并不明确,大多不能学以致用,于现实社会无作为。他明确指出:

  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二字上尽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于孝弟伦纪之大,反似与书不相关。殊不知书上所载的,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果事事做得,即笔下说不出何妨!若事事不能做,并有亏于伦纪之大,即文章说的好,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3]

  曾国藩在这里自然不同意那种把学问看作只是终日读写学习的观点,认为重要的是首先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弟功夫学到手,加以融会贯通。读书固然是在做学问,但即使行止坐卧,也有学问体现在其中,重要的是要把治学与处理世事人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有所作为,才是有真学问。想要做到这一步,曾国藩认为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格物和诚意的问题。格物就是指致知之事也,诚意就是指力行之事也。[4]他认为居国家天下,则使人民各安其所,近悦远来,推而至于为农为圃,为工为商,各思慎其职而敬其事,这便是做学问。曾国藩的这种观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和阐发,体现了礼学经世的实学风格,与当时一般学人士子把学问看得很窄,把它与现实政治隔绝的观念是有所区别的。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处不体现出其学问,强调把学习、做学问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得做学问达到格物、诚意的功效,反对死读书,反对做无目的的学问。他本人一生都把做学问与处理政务、军务以及家庭问题放在一起,力求融于一体。

  三、曾国藩的治学观对中国近代士大夫的影响

  曾国藩的治学观对中国近代士大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譬如他的子弟,学生都在不同

  程度上受过曾国藩治学风气的熏染陶冶。

  曾纪泽从小在其父的教导之下,学习目的就很明确,他在《文法举隅》序言中批评了当时士大夫中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学者于口耳之所未经,遂概然操泛泛悠悠无实际之庄论以搪塞之,不亦泥乎[5]曾纪泽认为,时势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学人士子亦应随时势的变化去做真学问,而不去喊那种泛泛悠悠无实际[6]的高调。他主张在西方文化输入之际,认清形势,放眼未来,脚踏实地,有目的的去做学问,使外国人认识到中国也是有深路格物,实事求是之学。[7]正是在曾国藩治学目的的影响下,曾纪泽在列强环伺、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的局势面前,认识到要使中国振兴,就应吸取西方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本着这样的学习目的,他广泛涉猎近代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曾国藩的子辈、孙辈乃至曾孙辈大都恪守曾氏遗训,治学目的都比较明确。曾国藩的曾孙女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七叔对于我们教育贡献很大,他笃信中国需要新知识来挽回亡国之惨―甲午之战,他总要我们学新知识,尤其是科学与工程,我们后来学科学与工程,得他的启示不少。[8]不仅曾氏后裔对曾国藩治学之道谨守不一,旧时一般学人也大都对此加以效法。

  曾国藩的治学方法对于清末民初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士大夫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曾国藩去世后,随着中国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迈进,并在西方文化的渗透下,做学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曾国藩的治学方法仍然被一些人肯定和沿用。陈果夫在评论曾氏的治学方法时说:读书如能随时做笔记,则进步最快。曾国藩是一位不甚聪明的人,但他一生的好处在有恒、耐心做笔记,所以后来也有相当成就。[9]

  参考文献

  [1]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湖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06页.

  [2]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湖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36页.

  [3]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湖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7页.

  [4] 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5]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湖南: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35页.

  [6]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湖南: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35页.

  [7]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湖南: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36页.

  [8] 曾宝荪:《曾宝荪回忆录》,湖南: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9页.

  [9] 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